今天,9月3日
是每个中国人都该铭记的日子
14年浴血奋战
3500多万同胞伤亡
......
74年前的这一天
迎来中华民族的胜利
为什么会将9月3日这一天
定为抗战胜利日?
透过历史的一幕幕尘烟
胜利的画面向我们走来
时间回溯到74年前
1945年9月2日
日本代表登上美军“密苏里号”军舰
签署了投降书
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
接受日本投降
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右)在南京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交投降书。
1945年9月3日,重庆街头
9月3日的重庆,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人们涌上街头、竖起旗帜、舞起巨龙
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唱歌声
甚至瓷盆的敲打声,不绝于耳
同时,那一天,在延安
两万多同胞举行庆祝大会
入夜后,人们如潮水般汇聚
秧歌队、腰鼓队、舞狮队用他们的方式传递喜悦
人们尽情地奔跑、欢呼、歌唱、呐喊
火炬映红了波光粼粼的延河水
和巍巍的宝塔山
回首14年的殊死搏斗、奋勇抗争
只有亲身经历过
才知道胜利的得来是多么不易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
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军阀割据、孱弱不堪
1936年中国工业产值约为13.6亿美元
而日本的工业产值达到60亿美元
八路军出师时
每支枪平均只有30发子弹
枪支弹药来源主要靠战场缴获
是名副其实的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打不死,拖不垮;生就铁脚板,山川任我行
然而,即使敌强我弱
中华儿女仍奋勇杀敌
无数志士抛家弃子、不顾生死
为保卫山河抛洒热血
枪掩吴淞月,炮掀黄浦波
上海滩边的四行仓库巍然耸立
台儿庄城下的敢死队员
受伤的,从血泊中爬起,
继续用大刀砍杀
动不了的,拉响手雷,
和敌人同归于尽
在根据地,青年踊跃参军
北平密云县的邓玉芬
把自己的丈夫和5个儿子送上前线
仅有三儿子一人幸存
河北正定高平村的民兵们
埋地雷、钻地道
打得鬼子进不了村
日伪军纷纷哀叹
“要送命,上高平”
为了胜利
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
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800余万劳工被强掳
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
中华儿女不屈的抗争
终于换得
侵略者低下头颅的这一天
1949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
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1年8月13日
政务院发布通告
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
1999年9月18日
国务院对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进行修订,
延续了9月3日
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
2014年2月27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9月3日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015年9月3日
北京天安门广场
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隆重举行
举国上下一同纪念这个伟大日子
抗战老兵首次乘车受阅
平均年龄90岁,最年长的102岁
他们为民族和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
他们行军礼接受检阅的一幕
令无数人动容
一面面英模部队的红旗
浸透着英烈的鲜血
诠释着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
不可磨灭的光荣历史
令人肃然起敬
“刘老庄连”的前身
是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
1943年,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
他们在江苏淮阴刘老庄阻击上千日寇
全连82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
曾隶属八路军第115师343旅
平型关战役中,该连作为突击队
歼敌100余人,炸毁汽车20余辆
平型关大捷打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更令人振奋的
是威武霸气的参阅装备
铁流滚滚、所向披靡
鹰击长空、锐不可当
当年的贫弱一去不复返
致敬和纪念
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牺牲
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南站,炸死候车妇孺200余名,一个满身是血的幼儿嚎啕大哭。
唯有牢记历史
才能开创未来
这一点
值得某些人好好学习
74年了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
经历过战乱
才更懂得和平的意义
只有在历史的回望中
才能更加坚定前进的脚步
只有在胜利的纪念中
才会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
今天的中国
再也不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
今天的人民军队
正大步走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道路上
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国庆节当天,又将在北京举行阅兵式
这是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
将安排部分先进武器装备首次亮相
规模比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更宏大
当今世界,并不安宁
枪声仍不时响起
身处生机勃勃的中国
有强大国家做后盾
我们倍加珍惜、倍感自豪
经历过苦难的中国人民
更懂得和平的珍贵
身处和平国度
有强大国家做后盾
我们倍加珍惜、倍感自豪
经历过苦难的中国人民
最懂得和平的可贵
那段血泪写就的历史怎能忘
那场不卑不亢的抗争怎敢忘
屈辱与自豪
都会在历史的舞台上永远镌刻
唯有自强不息
才可告慰先烈
唯有奋发有为
才可不负时代
牢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今天,是我们必须铭记的日子
我们致敬先辈
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
更提醒你我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勿忘历史,警钟长鸣,吾辈自强!
来源: 河南共青团
本期小编: 依依
投稿: 小北欢迎各位有才华的伙伴投稿,有很丰厚的稿酬呦~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投稿】,了解更多。或者直接加小北微信:beijiangns,期待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