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问好!又如约来和你分享我的汉字学习笔记!本篇笔记,写的是“黟”字,跟着笔记一起来学它。
读音“黟”字的读音为yī,与常见字“姨”字同音,《正韵》里对黟字的注音为“於宜切,音伊”。
造字本义“黟”字的篆文字形由黑、多构成。左侧的“黑”,甲骨文字形,像被烟熏黑的灶台,本义为黑色、黑暗。右侧的“多”,甲骨文字形,像许多小点聚集在一起,表示数量多,也用作声旁,表示音节。
由黑、多构成的“黟”字,造字本义是炼山或火灾时空中飘飞的黑色山灰。
篆文中的“黑”和“多”比较接近原始形态,而隶书和楷书则更加规范和简化。特别是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黑”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黑”字头,这样的简化让书写更加便捷。
这个字的本义是指炼山或火灾时空中飘飞的黑色山灰,后来,这个本义逐渐消失,转而用来指代黑色的物体或颜色。在古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黟”字被用来描述黑色的物体或颜色,比如“黟然”、“黟黑”等。而在现代汉语中,“黟”字更多地被用作地名,如安徽省的黟县。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中对“黟”字的解释如下:
“黑木也。从黑多聲。丹陽有黟縣。烏雞切文三十七 重一”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当中对“黟”字做了进一步解释,他提到“黟”字的意思是黑木,这种木材颜色非常深,几乎接近于黑色。
他引用了周书王会篇和古今注中的描述,说明了这种木材的产地和特性。
段玉裁还指出,这种木材不仅颜色深,而且质地坚硬,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器物。
他还提到了“黟”字的另一个含义,即指代一个地名,也就是现在的安徽黟县。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里对“黟”字的解释可精炼为两点。
“黟”被解释为“黑木”,指的就是颜色深黑的木材,这种木材据说出自波斯国,质地优良,色泽乌黑发亮,让人联想到高贵与典雅。
其次,“黟”还用来形容黑色,表示一种深邃而纯粹的黑色调,夜空中最深沉的墨色,给人一种稳重而神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