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韧性是材料最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它表明材料吸收能量和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本文回顾并比较了金属、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等各种材料的韧性,并分析了影响韧性的因素。
韧性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韧性是指 材料在断裂前能够吸收的能量 。该属性由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共同决定。
相关参数:
断裂韧性(K IC ):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断裂能: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
抗冲击性:承受突然负载的能力。
韧性测量方法
1.夏比冲击试验
测量样品失效时吸收的能量
常用方法:夏比试验、伊佐德试验
2. 断裂韧性试验
使用破裂的样品计算 K IC
ASTM E399 和 ISO 12135 标准
3. 拉伸试验至断裂
根据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计算能量
比较不同材料的韧性
材料韧性对照表
女性组
常见示例
断裂韧性(MPa·√m)
冲击能量(J/m²)
金属
结构钢
50-150
50-200
合金钢
80-200
100-300
6061铝
20-35
20-50
纯钛
50-70
80-120
陶瓷
氧化铝
3-5
2-5
碳化硅
3-4
1-3
氧化锆
5-10
5-15
聚合物
聚乙烯
1-5
50-1000
聚碳酸酯
2-4
500-1000
环氧树脂
0.5-1.5
50-200
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塑料
30-60
200-500
玻璃钢
20-40
100-300
金属复合材料
50-100
100-400
比较分析
1.金属
金属通常是工程材料中韧性最高的:
合金钢:由于不同的能量吸收机制而具有高韧性
铝:中等韧性,但重量轻
钛:韧性和强度重量比的良好结合
2.陶瓷
陶瓷的韧性一般较低:
氧化铝和碳化硅:韧性很低,但更硬
氧化锆:陶瓷中相对韧性较高的例外
3.聚合物
聚合物表现出多种行为:
聚乙烯:冲击韧性高,但断裂韧性低
聚碳酸酯:优异的抗冲击韧性
热固性塑料:由于网络结构,韧性有限
4.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具有多种特性:
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纤维方向具有良好的韧性
金属复合材料:高韧性、中等重量
影响韧性的因素
1. 微观结构
金属的晶粒尺寸
第二相分布
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取向
2.温度
降低温度通常会降低韧性。
某些聚合物由脆变软
3. 装载率
冲击载荷通常会降低有效韧性。
4.环境
应力腐蚀会降低韧性。
聚合物的吸湿性
提高韧性的策略
1.合金化
添加合金元素以形成增韧相
2.结构性改革
粒度控制
创建两相结构
3.表面工程
表面处理产生压应力
4. 复合设计
结合具有互补特性的成分
纤维取向优化
不同韧性材料的应用
高韧性材料:
航空航天结构
运动器材
军事装备
中等韧性材料:
汽车零部件
家电
建造
韧性较低的材料:
切削刀具
电绝缘体
耐磨涂层
结论
材料韧性是工程应用材料选择的关键参数。虽然金属通常具有最高的韧性,但复合材料和工程聚合物的进步使得实现最佳性能组合成为可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应基于所需的韧性以及其他考虑因素,例如重量、成本和环境条件。